不久前刚踏入清华校园,便毅然选择退学重返课堂,这样的决定得需要多大的胆量?今天,我将向大家讲述一位同窗从清华退学,重新备考并成功再次考入的经历。
清华“失速”决定退学
2025年9月,我踏入清华热能工程系的大门。然而,仅仅三个月后,我对工科的热情逐渐消退。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两门课程挂科,GPA也下滑至2.1。我感到学习压力巨大,无法继续。12月,我手握退学申请表,坐在长沙南站的候车室里。尽管辅导员建议我转系,但我还是决定退学,返回湖南重新备战高考。这种情况在许多新生中可能都会发生,往往是因为在选专业时考虑不周全。
每个人需客观分析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所学的专业。遇到问题要及时作出调整,如果真的难以适应,也可以像我这样,勇敢地作出新的决定。
父母沉默班主任“劝退”
我向父母透露了想要退学的念头,衡阳老家的客厅异常寂静。父亲询问我是否真的想好了,我原来的高中班主任李老师坦诚地评价说,我考进清华是超常发挥,再考一年风险很大。然而,当我展示出清华的成绩单时,他似乎意识到了我实际上已经无法继续学习。尽管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很重要,但自己的感受才是最为关键的。当你心意已决,就要让他们看到你的坚定决心和目前的实际情况。
复读学校“光环不再”
十二月初,我踏入了长沙岳麓区的一所设立有“清北退回复读班”的学校。原本以为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,没想到第一天就遭遇了现实的打击。或许有人因着名校的光环期待获得特殊对待,然而在复读期间,每个人都需要从头开始,调整自己的心态,全神贯注投入到学习中。
在复读学校别太在意他人眼光,踏踏实实学知识才是关键。
心理落差难适应
面对舆论的压力最为艰难。我的初中同学保送进了北大,而我却还在复读班背诵课文,亲戚还好奇地问:“为什么不选择清华?”学校安排了心理老师与我谈话,她告诉我:“人生并非一条直线,重要的是敢于转弯。”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鼓舞。许多复读生都会遇到类似的挫折,这时候我们需要学会自我调整。而我,就像有些人一样,会把这些鼓励的话语贴在课桌上,以此来激励自己。
复读风险要清楚
湖南地区2025届的复读生数量较多,但选择重新报考清华北大的退学生并不多,他们的成功率大约在29%左右。班主任的评估让我认识到复读并非易事。在做出决定之前,必须明确可能面临的风险,并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承受这些挑战。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进行测评,以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,从而对复读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高考上岸迎重生
2025年6月的高考,我感到非常紧张。在语文作文中,我描述了自己的经历,竟然写得自己都流泪了。最终,我考出了672分的好成绩,在全省排名132位,成功被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A档录取。如果你也在知名学府中感到痛苦和挣扎,不妨先问问自己是否真的热爱自己的专业、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压力、是否还有其他的打算。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,那么你就应该勇敢地去尝试。
总结清华选择退学后返回湖南重读,这无疑是一个充满风险且清醒的选择,它让我深刻认识到真正的失败是那种不敢重新站起来的心态。大家在做决定时,务必深思熟虑,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。在学习过程中,你是否也曾面临过一些难以抉择的困境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