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天气炎热,衡阳市的一所高考复读学校大门紧闭。该校大约有三百名复读生开始了为期三十天的全封闭式管理冲刺。我作为观察员,记录下了他们没有手机、没有外卖、没有周末的封闭生活体验。
清晨唤醒
清晨5点50分,宿舍楼里的哨声划破了宁静。在接下来的十分钟里,学生们必须完成洗脸刷牙、整理成“豆腐块”的被子,接着赶到操场排队。若是迟到,名字会被公布在黑名单上,并且还需额外跑两圈。6点10分,晨读活动正式开始,英语和语文交替进行,分贝检测仪会记录声音大小,如果班级的音量低于90分贝,当天就需要额外练习20分钟的听力。邵东的刘同学表示:“这比高三还要严格,但效率确实很高。”
课堂教学
上午的四节课,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,具体安排为“10分钟复习,25分钟教授新内容,10分钟进行课堂测试”。在课堂上,老师一直站立授课,同时随堂助教负责拍照并发送给家长。学校实行的“错题投影”制度颇具特色,要求学生在晚自习前纠正当堂出现的错误,并将照片上传至系统,未能通过的学生需加练至晚上10:30。据教务主任介绍,经过30天的努力,学生平均每天错题数量从23道减少到了7道。
午休调节
12:30至13:30期间,宿舍将实施强制午休并切断电源。每层楼都安排有心理老师值班,学生可以将写有情绪的便利贴投入匿名箱中。第三天,心理老师周媛收到了一张上面写着“想逃”的红便签。通过进行一对一的沙盘治疗,这名学生最终选择留下了。全封闭的管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,还必须关注他们的情绪问题。
傍晚放松
17点至17点20分是仅有的户外自由时段,篮球场和跑道迅速被人群占据,有的人在校园内快步走动的同时背诵政治知识。食堂门口,两台体重秤前已经排起了长队,学校的规定是,如果BMI增长超过10%,就必须参加晚上的减脂操。来自长沙的复读女生表示:“吃得多了自然就要多动,这挺公平的。”
深夜学习
22:30,教室已经熄灯,然而走廊尽头的四间“星火自习室”依旧灯火通明。学生通过刷脸签到,可以一直学习到24:00。系统会自动推送相关薄弱知识点的短视频。校长李建华这样解释,23:00至24:00这个时间段,记忆的留存率比白天要高,对复读生来说,这是学习的黄金时段。
结营成果
7月30日,实验宣告结束。全校模拟考试的平均成绩显著提升,各科成绩也有所提高。在结营仪式上,一名男生高举横幅,上面写着“多考一分,妈妈少白一根头发”,他哭得泪流满面。铁门缓缓开启,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皮肤晒黑、身体消瘦,但眼神却更加明亮。刘同学走出校门,回首望着标语“这一次,只为不留遗憾”。三十天的封闭式管理可能并不适合每个人,然而,对于这些湖南的复读生们而言,这既是一场与时间的竞争,也是一场与自我挑战的较量。
总体而言,此次全面封闭式管理试验在增强学生学业效率、平衡心理状态及提升学术成绩等方面显现出良好的成效。学生们遵循着严苛的作息规律和学术计划,最终实现了显著的进步。大家认为这种封闭式管理对复读生有益吗?期待您的评论、点赞及转发。